兴化市淮剧团自成立以来,在党的“二为”方向和“双百”方针指引下,在兴化市委、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,剧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先后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剧目,如大型淮剧《血泪姻缘》、《烛泪》、《小镇税官》、《高原血魂孔繁森》、《留一盏灯》、《沈正彬》、《赤色玉麒麟》等,并多次在江苏省淮剧艺术节、新创剧目调演及其他省市各种艺术大赛上获得多项大奖。1990年兴化市淮剧团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;剧团演员多次应邀参加有关重大社会及艺术活动,如中央电视台“吉祥九九”春节戏曲晚会的演出;参加在扬州举行的招待江泽民和朝鲜金日成首相的演出;参加在兴化举行的央视“欢乐中国行”演出;参加泰州市“情系鲁甸”大型赈灾义演活动等;由兴化市淮剧团创作演出的郑板桥系列淮剧之《板桥放粮》、《板桥卖画》、《板桥事亲》、《板桥断鸡》 ,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向全国观众播出,产生良好社会效应,至今已播出十多次,为宣传板桥的民本主义思想,弘扬传统文化,进一步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,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近年来,剧团围绕政府中心工作,为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、千垛菜花节、菊花节等重大活动举行地方风情文艺专场,助力地方经济发展。多年来,兴化市淮剧团为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为宣传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,为繁荣水乡文艺舞台作出了重要贡献,是我省戏曲界一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文艺团体。
艺术特点:兴化市淮剧团自成立以来,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紧贴时代主题、适应基层需求,创作了包括大型传统戏、反应现代生活的大型现代戏、小戏、小品、民歌等丰富多彩的的文艺节目,通过多种形式,坚持送戏下乡,扎根基层,服务农民,极大的丰富了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,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,使广大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,也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的多元化和高效率。几十载岁月悠悠,剧团大胆探索、不断创新,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剧团注重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,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轮驱动,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“兴化淮剧”的艺术风格。“兴化淮剧”2013年被列入兴化市非遗保护项目;2014年被列入泰州市级非遗保护名录;2015年列入省级非遗项目。
艺术成果:
·1984 年现代小戏《三放吊桥》参加全国农村现代小戏创作调演获
获剧本一等奖:潘少卿;优秀演员奖:夏琴、姜岚、瞿久干、刘泽旺
·1991 年大型现代淮剧《血泪姻缘》参加江苏省新创剧目调演获
剧本奖、导演奖、演出奖;优秀表演奖:汤红英;表演奖:瞿久干、刘泽旺、陈波
·1992 年大型现代淮剧《烛泪》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淮剧艺术节获
剧本奖;导演奖:俞克平、林强;优秀演出奖;舞美设计奖:陈正礼;
音乐设计奖:瞿久干;优秀表演奖:夏琴;个人伴唱奖:许美文、姚莹湘
· 1998 年大型现代淮剧《小镇税官》参加江苏省第三届淮剧艺术节获
剧目奖优秀演员奖:刘泽旺;演员奖:陈波、汤红英、夏琴
·2002 年大型现代淮剧《留一盏灯》江苏省第四届淮剧艺术节获
优秀剧目奖、优秀演出奖;舞美设计奖:陈正礼;造型设计奖:韩义龙伴唱奖:陈金巧
优秀表演奖:汤红英、陈波、瞿久干;表演奖:禹玲玲、朱金巧
· 2006 年大型现代淮剧《沈正彬》江苏省第五届淮剧艺术节获
剧目二等奖、优秀导演奖作曲奖:瞿久干;配器奖:戈弘;灯光设计奖:葛洪文、葛洪才
优秀演员奖:刘泽旺、汤红英;演员奖:陈金巧、朱金巧、柏赞东、陈茂国
·2008年淮剧小戏《板桥放粮》江苏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获
优秀剧目一等奖;优秀表演奖:刘泽旺
·2010 年淮剧小戏《板桥卖画》获江苏省第九届五星工程奖铜奖
· 2011年新编历史剧《赤色玉麒麟》江苏省第六届淮剧艺术节获
剧目奖、音乐伴奏奖;导演奖:李劲松;作曲奖:瞿久干;舞美设计奖:盛晓鹰、李劲松
灯光设计奖:葛洪文;优秀服装设计奖:陈华珍;优秀表演奖:陈波、汤红英、瞿久干
表演奖:陈金巧、柏赞东
·2012 年首届江苏省淮剧演唱大赛获
银奖:汤红英、王国阳优秀演唱奖:陈金巧、朱金巧演唱奖:陈波、柏占东、许美文
|